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内情-《国潮1980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也就在这时,宁卫民点的馄饨面这个时候送来了。

    邹国栋的秘书,用个托盘给端了进来。

    脑子里想着事情的,宁卫民也不言语,拿起筷子就吃,但什么味道几乎都没尝出来。

    一旁的邹国栋和乔万林看得明白,甭看宁卫民什么都没说,可他心里一定是气得不行了。

    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,都开始尽力规劝。

    “卫民,你应该清楚,公司无论如何都是站在你的一边的。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。这点你丝毫不用怀疑。你的意见就是公司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邹国栋说,“不过,我还是得劝你,其实金局长的话也有道理,这件事不值得大动干戈。他们这么干虽然有点不尊重你,但或许也可以说是缺乏信任基础所产生的误会。所以真是推行这件事,你要往好处想,不过是另一种方式取信于人而已。到时候你还是坛宮饭庄的总经理,你一手创办的坛宮还是会按照你设计的路线继续走下去。而且你也应该清楚,就像咱们公司的内部改革一样,其实这种事不得不为,是一个企业正规化必须要走的一步。你应该看得开才对……”

    乔万林也说,“卫民,这事儿确实是咱们让人给算计了。这个新园长,真是个有心眼的人,不声不响干出这么大的事儿来。真是蔫人出豹子。不过没关系,战争从来不是一次交锋就能决定胜负的。咱们还有下一回呢。战争也从来不是一种模式。不是全靠硬碰硬的。你看美国,二战后不想跟苏联动武了,有个叫杜勒斯的国务卿就在《战争与和平》里倡导思想战。艾森豪威尔上台后,就不断和苏联搞民间交往,熏陶他们的思想。肯尼迪上太后,给了苏联实惠,大搞经济合作,让他们羡慕西方的发达。你再看现在的苏联,早就让美国人忽悠的找不着北了。所以,你放心,今天吃的亏,我和金局长以后肯定得替你讨回来。而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该商量个对策怎么减少彼此的损失,保留最大的实力。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,这才哪儿到哪儿啊……”

    妥协,让步,就是邹国栋和乔万林的潜台词。

    但不能否认的是,他们都是诚心实意替宁卫民考虑的,如果宁卫民需要,他们仍然会支持他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他们希望的是,宁卫民能够摆脱情绪上的厌恶,以一种更客观也更理智的态度来应对局面,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其实宁卫民也认可他们的观点,一个成功的人不但沉得住气,而且善于忍耐,更要学会勤于思考。

    越是意气用事,喜欢痛快的,就越失败,越愚蠢。

    那现在这情况,要么是争斗开始,最终两败俱伤,要么就只能相互退让,取得新的平衡点,构筑一个新的,能让大家都接受的共赢平台。

    那该怎么做呢?

    就在宁卫民心情逐步恢复镇定,开始认真思考有哪些条件是可以让步,又能让对方满意的时候,邹国栋的秘书敲门而进,这次带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。

    “宁总,您有个访客来找您,他知道您在这里。所以要求我代为传达,希望能与您见个面。”

    “我的访客?是谁?”

    “他自称是新加坡郭氏集团的郭可丰。这是他的名片。”

    宁卫民接过来一看更吃惊了,心说这不是国家的侄少爷嘛,他怎么知道自己在这里。又是为了什么事啊?竟然找到这里来了?”

    “他还说什么了吗?”

    “嗯,他还说,是为您解惑来的,最近您有些不愉快的麻烦事,恐怕只有他才能为您解释清楚。他不想自己被您所误会,才想当面跟您说清楚。所以您……要见他吗?还是请他回去?”

    宁卫民脑子一闪,立刻意识到了这次见面的必要性,甚至预感到了一些什么。

    于是马上开口应声,“见,当然要见。马上请他尽量。”

    跟着又一下子站了起来,“不,我还是亲自去吧。他在哪儿?我跟你去见他。”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